李志顺:退伍不褪色 基层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09-13 09:57:00 分类:头条

东南网9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少兰 徐艳群 肖若彤 文/图)“叔别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9月12日,在三明泰宁县大龙乡大布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内,李志顺正翻开笔记本仔细记录下退役军人杨龙木反映的问题。

今年42岁的李志顺,退伍后返乡担任大布村党支部委员、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身兼数职的他,常年奔忙于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续写着“退伍不褪色”的奉献篇章。

军旅淬炼 铸就钢铁筋骨

1983年,李志顺出生于大龙乡大布村大田坊,从小立志从军。2001年,他如愿穿上军装,去了北方,成为一名空降兵。

北方的训练场,环境非常艰苦。“刚去的那个冬天,在训练时手指冻得跟木棍一样,不听使唤,在伞绳上笨拙地摸索,每一次的拉扯都钻心地疼。”李志顺回忆起自己新兵时伞训的场景,除了身体的极限挑战,更要克服高空坠落的恐惧,“跳下来的那一刻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和失重感,感觉自己五脏六腑都要被揪出来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可怕。”

李志顺服役期间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李志顺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凭借不屈的意志,咬牙坚持,迅速成长。一年后,他拥有了丰富的跳伞经验与过硬的素质,也因此成为了一名伞训教员。“伞训教员,技术含量更高,是普通士兵不能担任的角色。”李志顺谈及自己担任伞训教员的经历时满是自豪,从离机瞬间的身体姿态、角度、开伞时机的把握、空中纵绳的力道到着陆时的缓冲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在对新兵的教学中,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凭借着在部队里的出色表现,李志顺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伞训教员”“优秀伞训骨干”等称号。这些荣誉,正是他五年军旅生涯最好的注脚。

返乡建功 赋能乡村振兴

2006年,李志顺因父亲生病需要照顾,决定退伍回家,返乡后从事石材运输行业。“返乡时间久了,见证了村里发展的点点滴滴,自己也想为家乡发展出份力。”2015年,李志顺开始担任大布村党支部委员及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经过军营锻炼过的李志顺,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2014年,大布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所以,李志顺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村党支部书记杨步祥一起开展走访调查,谋划打造适合村里的产业项目,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摆脱困境。

“只有找准一个产业,才能激活一村资源,富裕一方百姓。”李志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村里的土质气候适宜香菇种植,市场前景可期,还能申请相关扶持政策。说干就干,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后,借助省里的精准扶贫项目,精心选址,于2016年创办“雾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香菇种植。

大布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内,李志顺正在记录退役军人杨龙木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起初,村民对种植香菇疑虑重重,保持观望态度。面对村民的疑虑,李志顺一一耐心解答,并带着他们一起学技术、跑市场、拓销路,通过“合作社+扶贫创业担保基金”的合作模式,打消他们心里的顾虑。最终,合作社种起4.8万袋香菇,共吸纳21户贫困户、20多位村民加入,并帮助其中16户贫困户申请到了扶贫创业担保基金,村民年均增收3000元,村财年均增收3万元。

“合作社的地理位置光照充足,种植香菇的厂房屋顶空着太浪费,是不是可以搞个光伏发电站,增加收入。”香菇产业发展走上正轨后,李志顺又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让日照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

得到村里的支持后,李志顺便立即起草好项目计划并向县里申请“光伏发电站”的创业项目。2017年,在县里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下,太阳能发电板顺利铺设在香菇厂的房顶上,为村里“造血”。现在,两期“光伏发电站”每年大约能为大布村带来5万元的增收。

“看着村里一年比一年发展得更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我心里也踏实了。”李志顺说,如今大布村的年均村财收入已超30万元。

倾情奉献 纾解急难愁盼

“谢谢志顺!有了你的帮助,我们照顾孙女的起居就方便多了。”8月5日,71岁的李雪生握着李志顺的手,连连道谢。

去年年底,李雪生找到李志顺寻求帮助,他的孙女小颖(化名)因先天疾病,无法独立行走,生活起居一直都是两老照顾,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照顾小颖越来越吃力,加上家里经济困难,实在没有办法承担无障碍厕所改造的费用。

“听完雪生叔的话,我二话不说,立马让他放宽心,无障碍厕所的改造就包在我身上。”事实上,李志顺心里也没有底,“资金应该去哪申请?改造该从哪下手……”

面对重重问题,李志顺没有退缩,立即着手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改造资金的同时,在网络上自学无障碍改造知识并咨询小颖的实际需求。今年,李志顺针对小颖的情况制定出了针对性改造方案,并与村民一起为小颖打造防滑、扶手齐全的无障碍卫生间。

前不久,无障碍厕所改造已经完成,再加上李志顺帮助小颖申请到乡里的临时救助,李雪生夫妻俩照顾小颖变得轻松不少。

“用真心、倾真情、出真力,为村民们实实在在做点事。”这是李志顺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同时,身为大布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的他,多年来持续关注着村里每一位退役军人、退伍老兵及其家属的生活情况,先后帮助母亲患癌、身患青光眼和肠息肉的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到临时救助。

2025年,在李志顺的带领下,大布村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省乡村‘五星’退役军人服务站”。

脱下军装,却褪不下为民服务的炽热情怀,李志顺从部队到地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他说:“不论到哪里,在什么岗位上,军人的本色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