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帮办|定损6个件5个没给换,潍坊圣宝不按定损修车却收全款

发布时间:2025-09-16 10:45:00 分类:头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王佳潼

事故车出险到4S店维修,定损更换6个件,只换了1个就交了车。近日,潍坊壹粉艾先生通过壹点情报站反映,其车辆因事故在潍坊圣宝宝马4S店维修,定损需要更换6个零件,价值25000余元,车辆修好后,艾先生一再追问才得知4S店只给更换了一个零件,价值17000元左右。剩下的5个零件为啥没换?剩余的8000元去哪了?

修车没有结算单

追问才知少换5个件

8月24日,艾先生的车辆发生事故后,被送往潍坊圣宝宝马4S店维修。经过4S店和保险公司定损,确定需更换包括右大灯在内的6个零件,理赔费用总计25060元。

8月29日,艾先生收到了“车辆已维修完毕”的通知。“修好后我问4S店要维修结算单,他们屡屡答应,但就是不提供。”艾先生说,截至9月2日,自己先后七次索要结算单,仅收到三次其他材料,前两次为“零件数目与保单不符的估价单”,第三次是一份“纸质版账单预览”。艾先生认为,这三份材料都无法体现实际维修的内容。在艾先生一再投诉下,潍坊圣宝宝马4S店的工作人员最终承认了“6个零件只换了1个”。

“售后经理来电告知我,大灯之外的5个零件根本没换,车辆维修的费用和定损的费用差了八千多块。”艾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欺诈。艾先生向帮办记者展示了维修过程中由4S店员工拍下的照片,6个需要更换的零件被拆下放在地面。

根据艾先生提供的银行业务回单,8月29日,潍坊圣宝宝马4S店已经收到保险公司支付的理赔金。

4S店自称没来货

却拿不出订货记录

没换的5个零件到底需不需要换?又是为什么不换?差价的8000多元又是怎么处理的?

潍坊圣宝宝马4S店高姓主管说:“按照艾先生的说法,的确是到目前为止只换了1个件,其他5个还没有换。”该主管说,其他5个件没换的原因是当时订了货但没到,工作人员交还车辆时候工作失误没有与艾先生沟通清楚。

“(这5个零件)损伤得很轻,不是那么严重,正常也能换。但是如果艾先生诉求是不想换那也可以,还是以车主意愿为主。”该主管说。

帮办记者欲查看其他5个零件的订货记录,高姓主管以涉及隐私为由拒绝了帮办记者的请求并表示可以出示给艾先生。当艾先生向4S店工作人员索要零件订货记录时,4S店工作人员说:“咱现在是在沟通解决方案的问题对不对,现在讨论(零件订货记录)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大的意义,总体来说能把你这件事情解决好,我觉得就可以。”

日前,艾先生告诉记者,他已与潍坊圣宝宝马4S店就赔偿方案达成一致,潍坊圣宝宝马4S店赔付艾先生未更换零件的近两倍金额,5个未换的零件不再更换。

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艾先生车辆的承保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拒绝接受采访。

潍坊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分析,在此事件中,在双方形成的维修服务合同关系中,潍坊圣宝宝马4S店未完全履行维修义务,构成合同违约。车主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因为这五个零件没有更换产生的损失,比如说造成车辆驾驶功能受损等情况,车主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虚报定损屡见不鲜

背后隐秘骗保利益链

公开案例显示,类似的汽车维修纠纷在全国多地屡见不鲜,一些4S店和维修机构存在着虚报维修项目、维修清单与实际操作不符等问题,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2025年9月,南昌车主万先生的卡罗拉被送往当地丰田4S店维修。4S店上报了更换10个配件的清单,其中包括左前减震器。后续检修时万发现,左前减震器根本未更换,涉事4S店称与保险公司沟通失误导致项目误报;2021年5月,滨州邹城朱先生的车险定损单上明确列出了4个更换项目和7个维修项目,但维修报价单上却少了3个项目,奇怪的是,虽然少了三个项目,但总费用只少了80元,工时费反而多了300多块钱。4S店解释称是“车主催着修车,工作人员交接失误”......

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许多保险公司定损员会和4S店达成协议套取“回扣”费用。中间多出来的差额,定损员和4S店维修人员“分成”。不仅如此,还有很多4S店为了与同行竞争,争取更多客户,和客户达成协议,故意提高定损,然后给维修车主返点,而保险公司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修还是只能换,有时候是比较难界定的,而且保险公司和4S店也都是很好的合作关系。”该业内人士说,一些不懂的车主拿到修车返点感觉赚了,其实等卖车的时候才发现,曾经的小剐蹭变成了大事故,二手车残值大大降低。

相关法律人士称,这种行为严重者将涉嫌构成“保险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对于这样的“骗保游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车险一直是财产保险领域保险诈骗最严重的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方面存在‘第三方会费’,也就是由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支付车辆修理费;另一方面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再出现修理厂与保险公司定损员勾结,那情况就更为严重。修理厂与保险公司定损员这种相互勾结骗取保险赔偿的情形涉嫌保险诈骗犯罪,同时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3年报告显示,国内车险理赔中约18% 的案件存在配件“低损高报”或“虚报”现象。部分4S店通过扩大定损范围获取更高维修返点,车主与保险公司则成为“沉默的买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