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以心育心 静待花开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句话,深深印在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心理教师杨彩霞的心中。她坚信,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一扇门,而她的使命,就是以专业为钥匙、以热爱为光,帮孩子们推开那扇门,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过去三年,杨彩霞常被大家称作“学校里的情绪天气预报员”。读懂孩子眉宇间的喜怒哀乐,缓解教师育人路上的压力,安抚家长面对教育的焦虑,是她日复一日的工作。这份“多角色”的坚守,让她在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道路上,收获了满径芳华,也愈发坚定了自己。
用心理视角,做有温度的引路人
初遇安安(化名)时,这个孩子像蜷缩在角落的影子,课堂上沉默寡言,课间也鲜少与同学互动。一次早读课迟到,因补作业与母亲爆发激烈冲突的他,在校门口崩溃哭喊。杨彩霞轻拥着颤抖的安安,带他到办公室,用两个小时的倾听,拼凑出他伤痕累累的成长图景:暴躁易怒的父亲、忙于工作的母亲,让这个十岁的孩子在缺爱的环境中独自生长。
家访时,暮色中的出租屋格外冷清。看着安安熟练打开密码锁的模样,杨彩霞暗下决心,要为他点亮一盏温暖的灯。此后,她以心理教师的敏锐视角,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接纳与包容”活动,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会理解差异。同时,开展心理特色家长会,分享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知识,指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渐渐地,安安眼中有了光亮,开始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灵动的心理课堂
课堂上,杨彩霞始终坚持“让心理课变有趣”的理念。她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设计出一节节有温度的课程。
清明节,她与孩子们探讨生命的意义:用“情绪小怪兽”引导学生认知情绪;组织户外寻宝、晒秋活动,让心理学融入自然;为转学生定制团辅课程,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新集体。这些课程不仅深受学生喜爱,更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一位家长曾激动地找到杨彩霞说:“孩子回家后主动和我分享情绪小怪兽的课堂内容,还倾诉了很多心里话。”还有孩子课后主动倾诉亲人离世的伤痛,这让杨彩霞深刻意识到心理课堂的力量。
协作,是守护成长的更多双手
“教育不是独行,而是共育。”这是杨彩霞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构建更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她积极推动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
她培训班级心理委员,让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心灵守护者”;同时,她为教师们开展心理赋能培训,提升他们识别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此外,杨彩霞还组织“525心理健康游园”等校园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如今,学校的心理工作不再是她独自前行的征程。各科老师们纷纷主动加入,化身心灵守护的同行者。班主任及时反馈孩子的情绪变化,科任老师耐心引导课堂中的突发情况……这些点滴转变,不仅是对心理教育的认可,更让杨彩霞看到了团队协作守护学生心灵的强大力量。
感悟,以心育心静待花开
有人问她,做心理老师幸福吗?当看到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当家长满怀感激与她分享孩子的蜕变,当同事在讲座中收获心灵的滋养,她深知:心理教师的幸福,就藏在这些温暖的瞬间里,藏在每一颗被点亮的心灵中。
她始终相信,教育是“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愿继续以专业与温暖,陪伴每一个孩子走过成长的迷茫与困境。因为她知道,每一颗心灵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朵花都有它绽放的时刻。以心育心,静待花开,这是杨彩霞作为心理教师最坚定的信念,也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责任编辑:黄培】